涵江人文:一个古镇人的乡愁记忆
2024-01-04 涵江区美术家协会
        涵江古镇历经千年积淀与发展,从农耕社会中打磨出来的鲜活样本,它不仅是南方地区独具特色的红砖水镇,也是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的经典之作,它既有别闽南地区的红砖建筑,也不同江南水乡的白墙灰瓦,是闽中地区最有代表性的古镇形态。

        八十年代后,随着社会转型与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涵江古镇在人们还来不及关注保护的情况下,被旧城改造破坏了,变得支离破碎,古镇底蕴失去了原来的灵性。很难再现当年“小上海”的气息与盛景。

        作为一名涵江人,从小就在古镇文化浸泡中成长,切身感受到古镇最后的繁荣,离开家乡后,浓浓乡愁伴着我一路漂泊,漂到北京城。回顾一个甲子的艺术历程,发现古镇情结不仅给了我艺术源泉,同时也明确了艺术方向。进入耳顺之年,铭刻于心的童年记忆常常浮现出当年古镇图景,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同时也激发我的创作灵感,想画一幅涵江全景图,给后人留下当年的涵江记忆。

        今年以来,自己常回涵江,顺着童年足迹,找寻当年印象,构思创作方案,通过走走,看看,聊聊,忆忆,逐渐把碎片化的古镇印象,还原出农耕时期的古镇全貌。随后的日子里,尽可能地让自己回到当年的语境中潜心创作,经过大半年的努力,终于完成《涵江古镇全景图》。
                                 (文/徐学仕)

千年古镇一一涵江(全景图)

局 部 分 解
此图为霞徐,后坡,新桥头,集奎等片区,端明水闸,红旗闸把海水与河水分开,海运、水运在这里交汇,是沿海人走涵头的主要通道。


 此图为咸草顶,三角埕,前街,后街,宫下等片区,是古镇最中心繁华商业区,。当年涵江人常说的一句话“全国二十九个省,不如涵江咸草顶”,说的就是这里。


此图为宫口河,市场,电影院,汽船站等片区,是通往城里的主要河道,繁忙水运带动沿岸繁荣,是涵江古镇最具特色的水乡灵魂。


此图为鉴前,戏院,塘北等片区,是通往江口,山区主要交通要道,也是古镇地势最高区域,主要是青横山、顶铺、学校、医院、教堂等。

心 路 历 程
       选择古镇题材不是一时冲动的,而是与个人阅历与古镇基因紧密联系。

        在我上小学时恰逢文革开始,学校处在停课闹革命,走街串巷成为我们小孩消磨时间的最好方式,几年下来,镇上的大街小巷都都留下我们的足迹,小桥流水红砖灵韵潜移默化中铭刻在心灵深处,当年看似无所事事的逛荡,却为后来的古镇创作提供了最鲜活的素材,现在看来,逛荡也是一种社会体验,才会在童年的脑海里多了许多鲜活的故事,才能在幼小的心灵中有了涵江全境的概念。

        1978年我考上厦门工艺美校后,开始接受正规的艺术教育,从此步入艺术殿堂的人生轨迹,艺术创作也是从家乡宫口河速写开始,至今已走过许多散落大江南北不同形态的古镇 ,从中悟出,古镇是最能反映当地的社会形态,体现本土的地域文化,是人类发展的活样本。纵观全国各地的古镇,涵江古镇有其独特的建筑样式与水域环境,千年古韵沉淀出水乡灵秀的文化符号,潜移默化中诱发我的艺术灵感,从而也决定了我的艺术道路。

速 写 系 列







写 生 系 列

















创 作 作 品
 《古 镇 新 韵 》
   一一入选全国第七届工笔画大展
在北京保利第25期精品拍卖会“锦绣纷华——首届工笔画学会获奖作品专场”上,本作品以人民币18.4万元价格成交。

《帆影撩动一溪烟》
  一一获首届中国山水画艺术双年展优秀奖

《古镇集市》
  一一获广州亚运会全国中国画展览优秀奖


《春意融融》
  一一入选上海世博会中国美术作品展

《渔村集市》
  一一入选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古镇春潮》
  一一入选中国第二届工笔山水画

《古 镇 印 象》
  一一入选全国首届中国画线描艺术展

《红砖厝的童年记忆》
  一一获福建省“八闽丹青”中国画展金奖题名

《古韵新风》
  一一获福建省中国画展优秀奖

专家评论
    翁  振  新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委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福建师大美术学院原院长     博士生导师
       
       近日,学仕发来他的新作《涵江古镇全景图》,我认真读了一遍,心中为之一振。这幅国画以红砖厝为主题表现涵江昔日繁荣的大街小巷,以河流为主线表现繁忙的水上交通,此情此景仿佛让我们这一代涵江人一下子回到当年的古镇语境中。
        学仕根据童年时期的涵江地理位置特点进行构图,以咸草顶三角埕为中心,把不同区域不同年代的地标性建筑串在一起,全面反映农耕时期商贸重镇的真实面貌,表现出享有“小上海”盛誉的繁荣景象。在创作过程中,作者不是单纯地对景物生搬硬套, 而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借用水系穿插变化,丰富画面的生动性,通过红砖厝的表现形式,强化古镇的地域符号,体现出作者既强调作品的文史价值,也突出作品的艺术价值的良苦用心。
       学仕出生在涵江,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伴着他成长,并深深铭刻于童年记忆中。恢复高考后,他考上厦门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他干过采购供销,搞过广告设计,当过美术老师,拍过影视专题,玩过艺术摄影,做过记者编辑,出过民俗专著,算是从绘画边缘绕了一圈又回到绘画原点的画家。丰富的人生感悟,不懈的艺术创作,深沉的家乡情感,促使学仕选择以古镇题材作为创作方向,不断尝试用传统笔墨表达现代语境,通过线条的交叉解构产生新的视觉效果,形成独特的图式语言。自2008年开始的三年间,学仕先后有八幅古镇作品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美术展览,走出来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艺术道路。
       今年是学仕的本命年,他用一个甲子的个人经历见证了一个千年古镇从农耕社会发展成信息时代的现代都市的全过程,当古镇在城市化进程中变得面目全非时,一种家乡的责任感与创作的冲动促使他沉下心来完成这幅大画,它不仅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记忆,也是未来见证千年古镇的历史记忆。



艺 术 简 介

      徐学仕,涵江顶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福建省美术家协会理事。莆田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莆田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莆田市政协书画院副院长。北京莆田企业商会顾问。
      1986年《暮韵图》获福建省中国画年度展优秀奖,美术作品先后在《美术》《美术观察》等多家专业杂志上发表。2008---2010年间共有8幅作品入选全国美展并有获奖;2011年为莆田火车站贵宾厅创作我市最大的国画《壶山雄健兰水长》(5.4*5.1米);先后出版《独步山水间》《徐学仕山水作品集》《莆田二十四景》《新莆田二十四景》《徐学仕水墨古镇作品集》等专集;2013年到北京工作期间,先后为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工作室画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导师高研班林容生工作室画家; 2014年10月《红砖厝的童年记忆》获福建省“八闽丹青”中国画展金奖题名。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为瀚望号发布,不代表瀚望艺术网观点。
更多内容 阅读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