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平

2016-5-18  潮望艺术网



  张立平,1961年生于内蒙古赤峰。现工作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任教授、研究生导师、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油画学会理事,福建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福建美协油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市油画学会主席。油画作品分别参加第七至十二届全国美展并两次获奖。获“中国写生油画作品汇展”凤凰奖。多次参加国家级油画学术展。


传统与创新
张立平画作对自然与城市空间的诠释
阿尔斯·玛丽·巴克代尔



张立平作品 《红月亮》230x150cm 2014年

色彩是我们的大脑与宇宙交汇的地方。

——保罗·克利

在抽象与具象、形式和色彩的边缘地带,中国艺术家张立平以极具说服力的方式对图像的生成进行了不倦的探索,使作品新颖而充满了张力。



张立平作品 《高头的梨花》100x80cm  2015年

正如法国哲学家莫里斯·梅洛庞蒂所说:“画家必须记住自己生活在对周遭事物的迷恋状态中,感知自如的行为仿佛源于事物本身,如同星辰的结构”;“画家从深度、空间感和色彩等方面来探寻可见事物的相互关系”。

张立平的画作,色彩明快,富于感性,充分展现了节奏和空间感的变化。他极富想象力的色彩和明暗交替所唤起的艺术张力,引领我们进入了一个艺术空间,让我们用整个身体和所有感官来体验这一世界。画作的色域令人驻足静思,流连忘返。对于张立平而言,绘画意味着“以色彩造型”,以及用艺术语言诠释风景和城市空间。



张立平作品 《夏天的苏兹达里》 100x80cm 2015年

乔治·劳利在《中国绘画原理》(1959)中说过,中国艺术家的最大特点在于他们认为自然只能以合乎自然本身的方式去理解。

归隐于偏僻之地,远避尘世的喧嚣,中国诗人和画家在自然中顿悟了一种在人欲和物欲横流的世界中缺失的精神秩序。他们的理念记录在了厦门的博物馆里:只有通过对自然的观想,人类才可以与自然交流,构建天人合一之境,从而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张立平作品 《唱晚》 80x60cm 2015年

张立平的风景画构图自由,线条轻盈流畅,凸显了对自然的律动和变幻的捕捉。他对城市空间的描绘也激发了人的想象。他用色彩和光勾勒了城市的不同轮廓,出色地诗化了街区和港口的日常生活。

当你与张立平的绘画世界邂逅之时,阿多诺的话便会萦绕耳畔。
在《美学原理》(1970) 中,他这样表述了艺术和自然的关系:“自然在艺术作品中睁开了眼睛。”因此,画家的技艺是一种无法替代的语言。

张立平部分作品赏析



《色拉寺》 80x100cm 2015年



《晚秋》 90X120cm



《赶小海》 190x160cm  2014年



《沙湖的晚霞》  100X80cm



《圣山》  190X170cm



《夕阳下的草场》 120x70cm  2015年



《山岩》 100x73cm  2015年



《白色城堡》 80x80cm  2015年

阅读(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