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杏主人宋省予的“四君子”

2018-5-6  潮望艺术网


不袭今人与古人,
自家有法写风神。
一枝一叶常观察,
胸竹何如眼竹真。
——宋省予




宋省予(1909-1966),原名连庆,字廉卿,号红杏主人,福建省上杭县城关人。近现代杰出的花鸟画家、美术教育家。

曾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首届福建省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福建分会会员。出版有《宋省予花鸟画技法讲座》《宋省予书画展览作品集》等。

七岁学画“神童”


宋省予幼承家学。其祖父宋赞周是闽、粤、赣地区着名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家,代表作有《知音》《秋江放棹》《桃花源图》等。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在他的《桃花源图》题字“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并评价他的山水画“云烟为友,万壑在胸,措意构形,莫不臻妙”。

宋省予从小耳濡目染,幼随父宋赉臣学习书画诗文,善花鸟,兼长山水、人物、走兽。7岁即作《三友图》:顽石一方,皴法娴熟;苍松一枝,傲然挺立;腊梅数点,雪中吐艳,并自刻有“七岁学画”印,被誉为“神童”。



1925年中学毕业后,受聘于粤东州县学校任教。期间创立“省予画杜”及“美术人才养成所”,设馆授徒。50年代先后在梅县、上杭艺术专科学校任教。

1959年,宋省予五十岁时,应聘到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任教,他认真教学,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美术人才。同时,这是他艺术创作非常活跃的时期,他频办画展,在全国报刊、杂志上,以及在出版社发表、出版的作品不下百幅,同时还多次参加日本和香港等地的画展,在东南亚一带享有很高声誉。

1965年,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曾征画50幅,拟出版《宋省予画集》。正当其满怀信心为社会主义绘画艺术的发展贡献力量之时,遇上“文化大革命”,受冲击,1966年7月20日辞世,终年57岁。

一门书画,笔精墨妙


宋省予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精于国画,工于书篆,而且擅长诗文,各门类艺术互为贯通,作品融诗、书、画、印于一炉,形成空灵、清新、绵邈、浑边天成的独特风格。

陈子奋撰诗赞颂:

“前追椒石后剑父,腕有炉锤口有诗。遗产继承加发展,鲜妍赋采笔雄奇。”

中国近现代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高剑父赞曰:

“一门书画,笔精墨妙。”




宋省予早年专攻写意花鸟,后在广东结识张大千、高剑父、关山月等著名画家,从中吸取岭南派之精华。又追元、明、清诸家,融汇贯通,变化运用,把创作灵感与取法自然紧密结合起来。

他取精用宏,博采众长,在深入继承民族绘画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学古而不拘泥于古,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以及诗文、书法、金石等诸方面的素养,形成劲健、潇洒的画风。

他对造型精细讲究。正如他在一幅墨竹上题道的:“不袭今人与古人,自家有法写风神。一枝一叶常观察,胸竹何如眼竹真?”他是信赖观察,要写眼中之竹的真实风神的,写竹如此,写他物大概也用此法,这诗写出他对造型的主张。



宋省予的画,运笔豪放,笔在纸上如意挥洒、毫无拘滞。这与他的擅长草书有关,他的用墨,燥湿浓淡变化奇突,笔到墨随,常能光晕焕发,无涉滞、焦浊、痴钝、模糊之弊。

其构图,繁简得当,穿插自如,气势贯通,既空灵又完美;其作画重笔墨技巧,更重天机逸趣:强调“写”的韵律,不赞成重重叠叠“做”的工夫。其博通诗文,题画诗跋,清新天成,与画意相得益彰。

除精于花鸟外,又工山水、人物、走兽,草书、篆刻成就亦高。其创作的作品思想深刻,饱寓诗情,意境优美,格调清新,色墨瑰丽。




宋省予画路广而精,现代写意花鸟画大家,其作属“文人画”范畴。诗、书、画、印“四绝”,而今擅“四绝”者已凤毛麟角。

偏爱兰竹


宋省予尤爱兰竹。

古代士夫文人喜画四君子,首先是因为它们与“文”(文化、文学及其历史传统)的关系密切。在古代文献、诗、词和士人生话中出现梅竹菊,可谓久矣。而绘画上出现梅兰竹菊一类题材,约在唐代,在士人画家中普遍流行,则在元代。

尽管墨竹、墨梅受到宋代士大夫画家青睐,但勾勒填色画法还是主流。到元代,由于纸的大量使用和文人的主宰画坛,水墨四君子画空前繁盛起来。著名者有郑思肖画兰,李息斋、赵子昂、管道升、柯九思、倪瓒、吴镇、顾安画竹,王冕画梅等。




留传至今的古代四君子画,大都是明清人作品。明清文人艺术家多,花鸟写意盛行,画梅兰竹菊不仅普及到一般文人士夫,甚至渗入到了民间艺术中。四君子画更加讲究笔墨、画法、意境和风格,出现了许多杰出画家和杰出作品。

近代绘画,以海派最见成就。诸多海派画家都能画四君子,如任伯年、蒲华、虚谷等。

在20世纪画家中,擅画四君子或精于其中之一的还有陈半丁、叶恭绰、徐悲鸿、潘天寿、张大千、吴湖帆、江寒汀、唐云、关山月、石鲁等。他们或在观念和技巧上承续传统,或通过诗跋与形象的特殊处理抒发新的情感与意识内涵;或者在笔墨、风格上有所创造和变异,增加新的形式美感。



宋省予印“五十后多画兰竹”

宋省予偏爱兰竹,常在兰竹作品上钤上:“偏爱兰竹”或“五十后多画兰竹”的闲章。

“表示其晩年变法,在巧臻拙、华归朴的蜕变中,探索新的天地,以期更强烈地表现自己的艺术个性。先生后期的作品,就是经千锤百炼后的升华,已达到独来独往的境界。”(宋省予学生曾贤谋语)

宋省予作于1961年的“梅兰竹菊”四条屏作品,就是这样的杰作,同样即将亮相福建东南拍卖2018春季艺术品拍卖会“翰墨集珍—中国书画专场”。



宋省予 “梅兰竹菊”四条屏
镜框 水墨纸本 辛丑(1961年)作
137.5x34cm,约4.2平尺(单幅)
估价:RMB 200,000-250,000

题识:
1.东篱秋色,红杏主人笔。
2.正中同志之属,辛丑暮秋,省予写于榕城。
3.老梅半树雪精神,辛丑之秋,红杏主人省予写。
4.叶叶春春可易摇,美人香草总魂销,马蹄踏尽江南路,何日相逢郑板桥,一九六一年岁次辛丑之秋,省予写意。




钤印:
1.红杏主人(白)
2.省予(朱)、红杏主人(白)
3.省予(朱)
4.省予(朱)、红杏主人(白)

展览:
2010年福建省画院《宋省予诞辰一百周年书画展》

上款人:
正中。江正中,长汀人,原福建师大艺术系员工。

福建省文联的钟红英女士所著《宋省予图传》一书中(P135),记载了这四条屏的来历:

宋省予为人坦荡,待人诚恳,经常帮助比他更加困难的人。在福州执教期间,他经常收到许多来自工人、农民、战士和社会青年美术爱好者的求助信,他都亲自一一回复,热情地为他们解决疑难。……

有一次,福建师范学院艺术系传达室一江姓工友把藏在心里很久一直开不了口的话告诉了他,想求得他的一幅画,宋省予二话未说,一气挥就四幅屏条水墨“梅兰竹菊”赠给他,令这位江姓工友感激不尽。



四君子画历千年而不衰,是世界艺术史上不多见的现象。四君子画作为自然美的再现与表现,反映着人对自然世界的依恋和审美态度。

当然人们希望从四君子画得到的不仅是美,也是“真”与“真境”——不是科学主义的真,而是生命本源的“真”,超越了感官与理性、善与恶,排除了一切世俗牵累、灵魂高度升华与净化的本真。

能将人带到这一境界的艺术,是不会调谢的。
——《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参考资料:1.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历代梅兰竹菊精品集》
2.钟红英著《宋省予图传》

阅读(8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