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差艺术”联展 | 北京展5/16下午3:00泉国际开展)

2017-5-15  潮望艺术网



极差艺术--国际联展  (北京展)
学术主持:吴震寰 | 畅 泉
总策   展:蓝京华  | 林 竹
艺术总监:谭念一 | 尤良诚
学术委员:陈  蒙 | 董剑霜

艺术家(排名按拼音顺序):
阿占(王占筠)、畅泉、崔建军、陈蒙、大熊(曲维斌)、董剑霜(荷兰)、董帅、冯藏予、高天、胡迪生、胡子哥、家北、刘传宝、刘鹏、蓝京华、邱宗伟、雷森明(美国)、孙秀红、施海兵、吴震寰、尤良诚、叶明、邹晓萍、张莉莉、赵红星、赵云飞、之之

展期:2017.05.16 - 22日
开幕:2017.05.16   PM  3:00
展地:北京-宋庄艺术东区60艺术园(泉国际美术馆)

主办单位:
泉国际(香港)艺术机构
青岛德昌阿特文化机构

媒体支持:
艺评网

承办单位:
青岛138艺术仓库
半乡客艺术银行

协办单位:
青岛东方艺术研究院
青岛速美时服装工作室
青岛当代艺术空间


世间万物一切存在于极差与极好的不言而喻当中。
泉国际在整体极差的人文艺术语境中最终选择坚定尊敬每位艺术家的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真实存在,我们用“极差”的宽容态度来包裹泼皮以及接纳波谱、装置、行为等多层艺术形态在自我消亡中重新投胎复活的可能,极差是一种仰立的人文立场,层层挺进,高高崛起的精神格局。
(文|畅泉)


部分参展艺术家作品:



畅泉作品



陈蒙作品



张莉莉作品




赵红星作品



施海兵作品



刘鹏作品



雷森明作品



孙秀红作品



家北作品



邱宗伟作品   



刘传宝作品



尤良诚作品



董剑霜作品



之之作品

思想者,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
(文 |  林竹)

    “极差艺术”首提于泉(国际)艺术馆的赵少若个展,以自嘲对抗主流。而这个提法却不意间切中了整个中国当代艺术现状:契合主流意识形态的大众美学,以体制依附或市场需求为导向生产的大量符合习惯正确、思想正确的甜美作品,正成为我们所指认的“极好艺术”。染缸文化下,被引导的审美成为新的美学常态。而保留独立警觉态度进行艺术实验的行为,无疑因与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向背离而自动沦为“极差艺术”或者说“少数派艺术”。
    我们作为相对性概念提出的“极差艺术”,不是指向某一种风格、流派,而是特指那些自觉回避从流、媚俗,具有独立判断和智性创造的小众类作品。实际上这一类创作都遵循着艺术的自律性,保持内在的独立,从内容到形式都自觉规避社会,避免被社会同化的危险。正如阿多诺在《美学理论》中所说“确切地说,艺术的社会性主要因为它站在社会的对立面„”。这一类作品及创作者们,因其自觉保有个体的觉醒以及参与社会性的共构,保证了艺术实验性和前瞻性的存在价值而终将获得社会的尊重。
    在这里我说的“独立”当然不是说艺术作品的独立性,因为今天的艺术种类或某一件艺术作品都已经不具备任何独立可言。从时间性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后期出现的现代主义艺术样式,不是时间历史上的返祖现象,而是全球化的自然现象。信息扁平化时代,全球资讯、生产、生活的关系变得密切相关。现代化进程中的地域政治、种族、主体及他者文化身份的坚持都在人类一体化的相互依赖中变得界限模糊。生命个体的存在归属到在社会关系的链条中处在某一个位置的识认。这一“位置”也是由周围聚合的各种因子(包括人、事、物等)来决定。及至艺术,后现代以前发现或创建一种“视觉符号”就可得到认同的时代已经过去,取而代之的是“图像符号”的建立。“图像符号”更倾向于社会学层面上对于“关系”的考量,一件艺术作品(或者艺术事件),可能包含着社会、科技、心理、生理、行为、设计等各个方面,才能吸引关注,并需要不断地重复、叠加强化,形成符号。所以说艺术已没有独立性或排他性可言,而是各种信息、关系的聚合与投射。你不能够说达明安·赫斯特的死鲨鱼和毕卡索的《格尔尼卡》哪个更优秀,因为我们习惯认知里的“审美”已经被“关系”所代替。
    如果以上观点成立,那是不是说“极差艺术”确实就是无效艺术呢?恰好相反,艺术形式的互溶性并不以艺术家牺牲本我为目的,反而需要艺术家更加清醒地保持独立的审视和思考,在资讯过剩,泥沙俱下的现实环境里,精神独立对于社会性的丰富才更显得弥足珍贵。也才能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本活动无意于创建一个流派,而是借用“极差艺术”之名,邀请现实时空里正在进行严肃思考或者艺术自娱的独立艺术家们,共同进行交流映衬,让种种各自独立的精神气息并置为一个新的能量场。
    海德格尔说“吾人思中古之最古者\尾随我们,但忽焉在前,要和我们相遇。”没错,“去成为古老的意味着:在时间的\湍流中驻足,在那里,思想操练之\杰出者,挺入时间的接缝。”为什么不呢?思想者,才能接受时间的考验。

( 2017.02.08于青岛)


阅读(3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