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名师作品邀请展即将在宁波美术馆展出

2017-6-12  潮望艺术网



主办单位:《中国油画》杂志、浙江省油画家协会、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协办单位: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宁波美术馆、宁波艺心美术馆、宁波奉化溪口尚品画廊
展览时间:2017年6月21日—7月2日
展览地点:宁波美术馆一号展厅


前  言

     油画是中国人认识西方艺术的重要桥梁,在国人心中,油画艺术具有天然的西方气息,西方油画艺术一直是中国人学习、取法的对象。如今油画逐渐成为自由表达现当代中国人所思、所想的重要情感工具。油画西洋味道虽存,但不再是遥远的“他者”。油画逐渐成为了“中国艺术”的一个门类,一个属于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油画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与西方文化交汇的缩影:从明末的排斥、鄙夷,到清朝的猎奇、喜爱,再到近代大规模的引进、学习。油画在中国的境遇,反映着中国人面对强势文化之时,所展现出的困惑、反思、进取以及自强的努力。历经百年,在几代人持续不断的努力下,中国油画界人才辈出,杰作如云。中国油画家以自己的艺术实践,丰富、发展了油画的艺术语言,结束了一味向西方学习的状态。无论是形式技巧还是学术批评语言,中国油画都具有了鲜明的本土特色,对油画艺术本身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最终屹立于世界油画艺术之林,取得了与西方油画平等对话的权利和资格。
       中国的油画从欣赏者寥寥,发展到广为国人欣赏和喜爱的画种,从习者数人,发展为一个庞大的油画家群体,这一切都与中国的油画教育密不可分。经过百年的学习、思考以及探索,中国的油画从一个小画种、小学科,逐渐发展成学科完备、体制健全,师资力量雄厚的大画种、大学科。
      1917年,蔡元培在北京神州学会讲演中明确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从此拉开了中国近代美术教育的序幕。在蔡氏思想的指引下,不仅成立了专门的艺术院校,而且创办了各式师范类美术教育,从此中国美术告别了传统的作坊制、工匠师徒制,转向了以学科为主体,以班级为组织形式的现代教育机制。
       需要指出的是,在救国存亡的思想背景下产生的蔡氏“美育”思想,及近代中国的美术教育,从其创建伊始,就确立了美术史是一门人文主义学科,凸显着艺术家的人文主义关怀。
       现阶段以专业性院校和综合性院校为主体的中国油画教育中,师范类虽然属于后者,但“美育”精神内核,凸显了美术教育的社会责任性,显然对师范类油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师范类有画家兼具两重身份,首先他是一个教育家,其次他还是一个积极进取,努力创新的艺术家。他们不仅要创造和传播美,担负起艺术先锋的角色,还要承担提高全民审美的重任。这近乎苛刻的要求,不仅是师范类院校的油画家的天职与使命,也时刻激励着、鞭策着他们,以实际行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教育家的身份,使得师范类油画家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而油画家的身份则使其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二者的结合,不仅造就和促使了这些艺术家所具有的时代性和创造性,也从某种意义上,使得他们更加凸显着时代的特征,以及油画在中国的特殊使命和价值。
       本次由《中国油画》编辑部、浙江省油画家协会、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联合举办,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宁波美术馆、宁波艺心美术馆、宁波奉化溪口尚品画廊协办的“第二届全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油画名师邀请展”,是在延续上次邀请展的基础上,全国师范类油画教师的第二次集体亮相。此次展览以距上次想去十年之久,在这段时光中,无论是学术理念、艺术创作还是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很多变化,亟需要一个合适的平台,让各个兄弟院校在一个平台上,对当今师范院校油画的发展,进行一次全面的审视、交流、探讨与总结,为今后师范院校油画的进一步提升,提供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次邀请的油画家,都是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实力派画家,无论是在实践教学还是艺术创作方面,这些艺术家都具有深厚的造诣。其中,这次我们特意邀请了戴士和、杨劲松、杨参军、贾涤非、孙景刚、王琨等名家,这些全国知名画家的加盟,使得此次展览的层次更加丰富,视野更加开阔。相信此次展览,不仅会对油画创作有所促进,更加对今后油画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价值和意义。

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邱兴雄教授

特邀嘉宾作品选登
                                                                                                    



戴士和《南洋华人画家江石文和他的妻子》 100cmx81cm



贾涤非《洋酒》  30cm×30cm




杨参军《空间》150cmx60cm



杨劲松《无常是常之二》 200cm×240cm




孙景刚 《记否-杭州旧景断桥残雪》 直径80cm



王琨  《花世界之二十一》  40cmx60cm



叶国丰《生息之一》 100cmx100cm 



李学峰《旅顺,旅顺系列之百岚子渔港》 60cmx90cm



李健《花儿No.70》  40cmx50cm 


参展院校教师作品选登



段正渠《北草地》110cmx200cm



邱兴雄《乡情之蓝天白云》60cmx80cm



马志明《金秋瓦窑堡》170cmx180cm



陈和西《入冬》 80cmX80cm



陈克平《瑶.敏》150cmx130cm




池颖红 《空间物语—沧浪》130cmx180cm



丁炜《精英的屋》 196cmx90cm



冯民生《雨后街道》50cmx60cm



谢俊萍《众生相之一》 60cmx80cm



李生琦《闸坡渔港(之一 )》50cmX70cm



李晓伟《肖像·蓝色记忆》130cmx100cm



李果《对话》180cmx80cm




刘爽《年华—拉珍》90cmx60cm



刘宣《松阳小景》70cmx80cm



牟宇宙《综合材料状态系列之二》 180cmX200cm



欧阳卓才《际》190cmx 90cm



苏瀚宇《威海之九》150cmx60cm



谭根雄《紫禁城081》150cmx120cm



王福明 《岁月》 60cmx80cm



徐夏林《岁月江南. NO2》  100cmx80cm



王永昌《山水策》110cmx110cm



杨三军《龙须岛一隅》80cmx65cm



于昕卉 《酚》 175cmx200cm



周美花《雾社之战》60cmx45cm



侯吉明《轮子秋-弧线》 160cmx180cm

阅读(3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