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稷堂先生在北京的礼遇
2017-6-30
潮望艺术网
【人物简介】
黄稷堂先生:原名则唐,字尧民,号湘道人,晚号稷翁。1903年生于福建漳州,1985年谢世,终年83岁。生前为福建漳州画院院长、福建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是一位著名的国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黄先生生平酷爱八大、石涛、青藤、王庐、白石等名家艺术,数十载寒窗铁砚;潜心研习,朝夕揣摩,熔诸家于一炉,形成了隽永简练、灵性超脱的独特艺术风格。其画作笔墨凝炼、形神生动,尤以花鸟画为最。正如先生自题咏诗所述:“寥寥几笔好传神,莫把繁枝扰性灵。”先生惯用左手作画;右手写字,且能双管齐书。他不仅擅于书画,亦精于篆刻。名闻中外的弘一法师与先生交往颇深,抗战期间,法师隐居于漳州七宝寺时常与先生商榷书法艺术,亦曾托先生治印,并对先生的篆刻题词赞曰:“仁者篆刻甚精。”法师还对先生秘制的永不褪色之“慧庐”八宝印泥挥毫题字;赞曰:莹润、精妙。
黄稷堂先生在北京的礼遇
文/林同池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艺术家大多是生前穷困潦倒,身后声名大噪;黄稷堂先生可能是其中的一位,但相比之下,先生又是一位幸运的艺术家。
黄稷堂,原名则唐,祖籍龙文区湘桥村,是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漳州画院首任院长。1928年,先生从上海美专毕业后,曾经历了从教、务农、行医三个人生不平凡的过程。在此期间,先生其画如其人一样,默默无闻、平平淡淡,只是逆境中其茶余饭后之乐,与同行交往之趣。直至1981年,先生的书画艺术才重见天日,这里有一段具有传奇色彩的故事。
文化大革命之后,许多艺术家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脱颖而出。1980年,著名金石篆刻家周哲文先生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写信并寄画给时任中央书记处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梅行同志,极力举荐黄稷堂先生。具有独特慧眼的梅行收到先生的字画之后,啧啧称赞,认为其画有吴俊卿余韵,是中国画坛的一朵奇葩。带着先生之画,梅行找到了谷牧同志(时任国务委员,原国务院副总理),请谷牧共赏先生之画。谷牧为先生那性灵超脱的艺术风格所深深吸引,他非常清楚梅行的来意。
在谷牧、梅行的热心关怀及大力推荐下,1981年5月,应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的邀请,先生在其子黄行灶的陪同下从水仙花的故乡来到首部北京,被安排在颐和园内的藻签堂(原彭真住处)下榻。当天,彭冲在中南海住处设宴款请先生父子,并频频向先生敬酒祝贺其在艺术上取得的成绩。
黄稷堂,这位曾被认为是地主并被下放到乡下劳动的艺术家,一生坎坷,从来都没有受过这样的礼待,他高兴得像个孩子,游长城、逛故宫,尽情地感受着北京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气息。感于物而忘于怀,受于恩而激于情。京城的秀丽风光,领导的殷切关怀,激发了这位年近八旬老人的创作热情,他用左手作画,右手题款,挥毫作了《梅》、《竹》两幅画送给中国美术馆珍藏。
得知福建来了老画家,黄胄、叶浅予、沈福文、林墉、邵宇(时任中央人民出版社社长、著名书法家)等饮誉海内外的书画家先后来到藻签堂与先生共磋技艺、互赠字画,林墉对先生那高额长须、富有艺术趣味的长相十分感兴趣,特意为先生作了头像画。荣宝斋也慕名前往求画。在北京一个月期间,几乎每天都有领导或同行进出藻签堂,林一心(时任中国侨委主任、原福建省副省长)也在百忙之中到颐和园看望了黄稷堂。
十年磨练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一时间,先生扬名京城,漳州人也为之骄傲,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1981年6月,应中国国际贸促会之邀,先生被邀续留在国务院第一招待所作画,此次作画主要是用于赠送国际友人。中国外文出版社一编辑见先生之画后,赞曰:“稷翁石笋,中国一流。”《易》云: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先生平日喜画梅兰竹菊,意为人生应当有梅之坚强、兰之高洁、竹之气节、菊之傲骨。在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先生的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扬。但纵观其一生,难免有大器晚成之憾,是否人间正道是沧桑,但愿华夏艺术春常在。
阅读(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