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临摹米勒
2017-7-11
潮望艺术网
伦敦当地时间6月27日旁晚结束的伦敦佳士得印象派和现代艺术晚拍上,梵高的《收割者(摹米勒)》成为拍场上第一个高潮,成交价:24,245,000英镑(人民币2.12亿元)。这幅《收割者》虽是临摹米勒,但与米勒作品风格不同的是,其色彩明亮大胆,人物轮廓清晰,动作遒劲有力,正如梵高向弟弟西奥解释:“这不是简单的复制,它是在翻译成另一种语言。”
梵高 收割者(摹米勒) 1889年 布面油画 43.3 x 24.3cm
米勒曾创作出一系列包括了10幅丰收农民的形象,梵高就临摹米勒同一主题的创作,《收割者》就是其中一幅,而不同于一般的临摹,他以超凡的想象力赋予画面色彩,深蓝色的天空呈现出浓密的、令人窒息的不透明感,在金色田野边缘,绿色灌木的边缘上用了短而倾斜的笔触,天空不再是无限的空旷,而具有了有形的质感,与人物构成了和谐的整体。
而梵高在给弟弟的信中,这样描述这张作品的创作过程:
“……我在与画布搏斗,在我这次生病之前几天,我开始画一幅"收割者";这幅画整个是黄色调,颜料抹得是那么厚,但主题还是简练、单纯,令人愉快。那是一个轮廓模糊的人物,为了完成自己的任务,我魔鬼般地战斗在麦田的热浪中间。我在这收割者身上看到了死神的形象,人是他所要收割的麦子。因而,这收割者(如果你愿意这样看)与我过去试图表达的播种者正好相反。只是,在这死神身上没有悲哀的味道,他在大白天干自己的工作,太阳用它纯金的光芒普照万物……”
实际上,后印象派大师梵高曾立志做一位农民画家,因此当时最杰出的以表现农民题材为主的现实主义大画家法国人米勒就成为他学习的对象。米勒在画作中捕捉到了大地和自然的神韵;梵高也从米勒的画作中得到了无尽的灵感与启示。所以梵高对米勒画作的临摹和再创作,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
梵高一向对米勒推崇备至,他对米勒的敬仰终生未改。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对米勒的研习和自我体验中走出了梵高。梵高从1880年直至去世前,整整十年间,梵高无间歇地临摹着米勒的画作,数量不下百幅。比如1889年11月2日他在信中告诉弟弟:“你寄来的米勒的画让我非常高兴,我正狂热地研究它们。好久没有见到真正的艺术了,我有些懈怠,但这次的画重新唤醒了我。”
梵高对米勒作品的临摹学习:
米勒的《第一步》
米勒笔下,在长了庄家的耕地边上,农夫和他的妻子在教小女孩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慈爱的父母和蹒跚学步的小女孩,连阳光都是如此的温馨,普通的生活场景在米勒笔下异常的动人。
梵高的《第一步》
梵高临摹自米勒的同名作品中,画面依然是一块农村的耕地,背面是农民的房屋,同样是一对夫妇帮助小女儿学步。虽是梵高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整幅画都显露出梵高个人的风格。画面用色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生命的悸动。他让画中的人和物框上厚实的黑色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实在的感觉。整幅农村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跃动又充满亲情,让整个画面从米勒温馨、和谐、慈爱过渡到梵高的勇气、力度与斑斓的色彩。
再来看同样的两张《播种者》。
《播种者》(米勒〈左〉梵高〈右〉)
梵高对米勒出名的《播种者》很是倾心仰慕,也画了一些系列的《播种者》,人物的姿势基本和米勒的一样。两张作品中都是一个高傲的大步流星的前进者形象,但米勒当时的社会主义家们以为他是在说农民身体里的反抗精神,但是米勒说什么都没有,只有农民,只是阔步在大地上的农民;而梵高则更进一步解释宣扬了画面中的勇士意味,昂首阔步向前,没有犹豫,只有生命的力量与无惧。
还有米勒的一件《午休》,画面恬静、温馨无比,草垛旁劳作了半天的夫妻在安静的午睡,仿佛听得见田地里鸣叫的蝉,闻得见成熟稻草的气息。
午休 米勒
梵高笔下《午休》中,熟睡的人们却能反衬出充斥着整件作品的生命张力,耀眼的金色不仅让正在午休的人们散发活力,更是让观看的人们,倍感生命自身的力量。
午休 梵高
从两位大师同题画作的有趣对比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最大的不同,是两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理解和不同表现手法,也能看出两种绘画风格的鲜明对照。从两两对应的作品中,既可以领略梵高是如何将米勒的简练、朴素、凝重演绎成梵高的色彩鲜明、生气勃勃、狂野奔放;又可以了解梵高是如何用其独特的东西方融合(日本浮世绘的线条分割揉入西方传统的透视技法)的表现主义画风去诠释西方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
而两人相同的是画面中无限趋于真实的悲悯情怀,一种无比真实的情感。梵高意识到,米勒画的从来不是事物原本的样子,不是经过简单观察与分析后的客观事物,而是自己感受到的事物。真正的艺术大师莫不如是。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 François Millet,1814年-1875年),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他是19世纪法国杰出现实主义画家,以描绘农村主题见长,他创作的作品以描绘农民的劳动和生活为主,具有浓郁的农村生活气息。
《拾穗者》米勒
《晚祷》米勒
我们选择的他的《拾穗者》和《晚祷》都是他的代表作品。米勒作品一向沉稳、安静又庄重,他笔下的农夫农夫虔诚、质朴,让人在日常劳动与简朴生活中照样感受诗意,感受到米勒对农村生活的挚爱。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現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的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現主义。他一生对米勒推崇备至,终生未改对其敬仰之情。
观梵高的上述的临摹之作,人们会讶异地发现,作品蕴含了强烈的诠释元素,明显烙上了梵高的印记。
在夕阳下撒种 梵高
普罗旺斯的收割 梵高
1890年1月,因精神失常而住进精神病院的梵高,还曾在信中流露出这样的清醒:“我应该去临摹一些米勒的画,那些他自己没时间画成油画的作品。不过,我想再次强调,以他的素描或者木刻版画为基础来画油画,并不是简单纯粹的抄袭。这更像是将明暗对比的黑白印象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色彩的语言。不论日后被批评或者被蔑视为抄袭,这些画的作用会依然存在:这样的创作是为了让米勒的作品更方便被大众了解。”
收割者和麦草堆 梵高
梵高笔下更多和乡村、农作相关的作品无不充满着耀眼的色彩,流露出动人的力量、勇气以及炙热的情感。
梵高成熟期的作品如“向日葵”系列、“鸢尾花”系列、“星空”系列、“麦田”系列,看似与米勒渐行渐远,实则与米勒殊途同归:他始终让情感指引着自己的绘画创作,有时这情感太过浓烈,简直像是借由一笔一划迫不及待地倾泻而出。这是真正能够打动观者的画,所要表达的,不是无病呻吟的忧郁,而是发自内心的哀鸣。
阅读(3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