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7-17 潮望艺术网
“以多元文化为出发点,进行各种公共艺术探索,艺术所带来的超前性、颠覆性,令消费者在这里获得更加丰富的生活体验和精神享受艺术为商业带来更加广阔的想象力和增长空间,生活复合型的商业模式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业态,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这是来自一份新闻稿的摘要,所指的是表演艺术走出专业剧场、卸下光环走近大众的一次尝试——香港邓树荣戏剧工作室的剧目《打转教室》首次在内地商业公共空间演出。尽管字句间难掩商家“赤裸裸”的宣传之嫌,但也提醒了我们应该重新审视都会生活中那些开放性的艺术展演。毕竟,中国今日的发展其实很不均衡,包括经济条件及审美方面的受教育程度等都呈两极化格局,尤其是对艺术的欣赏和判断能力,哪怕是处于中间层的绝大多数人也都是当代画坛名家吴冠中说的“美盲”,所以有资本主动介入由上而下促成更多带有公共性的艺术行为,并不可耻,反而是值得鼓励的好事。
无论是让国人骄傲却又不乏距离感的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还是往往被误认为难以理解的当代艺术,归根到底都是受到了精英化情结的影响,而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的这种情结,则源于总是被置之高阁的艺术形态。
显然,当代艺术所强调一种公共性的概念就很重要了,它的出现首先不再对受众群有所选择。雕塑家陈文令在接受采访时,直言越是伟大的艺术品越不能限定自己的受众,“我的作品应为乞丐、为平民、为农民工提供一种阅读的可能性,甚至让一个农民工也能看到最表层的一种美好,起码在不锈钢境面上照到自己混身是泥,满身是汗的感觉,给他们阅读自己命运的时候提供一种可能性,他们不会看艺术的哲理、艺术的审美那些大道理,但他们也需要某种审美的服务。艺术品面对每个人,要有一种平等性,要建立一种相对平等的关系,小孩子来看挺好的,一个政治家来看也挺好的,我不会去限定选择观众。”这正是公共艺术的魅力所在,它是要跟公众的社会心理、大众的喜好有一些商榷、有讨论的,当然跟他们的生命、生活也是相关联的。
也许大家对于克里斯托和让娜·克劳德的名字很陌生,毕竟这对当代倍受关注的艺术家伉俪的大作从来不出现在画廊、美术馆、展厅或艺术品拍卖会上,而是矗立在大地与自然之间,或是冒昧地闯进日常生活当中,既让人叹为观止,又如惊鸿一瞥。尤其是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横空出世的《包裹国会大厦》,曾经以纳粹政治的象征成为尽人皆知标志性建筑物的德国国会大厦,被他们用银白色丙烯面料和深蓝绳索包裹起来,成为一座通体闪烁着银色光芒的大地雕塑。要知道,克里斯托夫妇前后花费了24年时间游说190位德国国会议员,向银行、基金会、艺术机构、民间团体进行广泛协调,聘请数以百计的工程师、技术人员为其设计施工方案,数以千计的工人参加特制的包装布的生产和安装钢铁框架的工作,还动用300多个登山运动员,以及庞大的警力、飞机和通讯设备等等,为的就是这一件稍纵即逝的公共艺术作品,而他们所希望的仅仅是藉与艺术的相遇呼吁大众关注及反思我们的生存境遇。
阅读(2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