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群:一般人想成功的话,太太的关系很大

2017-8-18  潮望艺术网



一般来讲
假设一般人想成功的话
太太的关系很大
我想几乎占有一半的时间
一半的功劳在里面
这是事实

——朱德群
朱德群是法兰西艺术院的第一位华裔院士,其画作曾在全球无数的画廊和美术馆中展出,享尽艺术界的至高荣誉。朱德群是一代华人的骄傲,其与妻子恩爱一生的故事,亦被后世传为美谈。
朱德群谈他的妻子


朱德群与董景昭合影

朱德群与董景昭恩爱一生,他们之间的感情羡煞旁人。朱德群曾公开表示:“妻子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1949年春,朱德群遇到了自己的学生——23岁的大家闺秀董景昭。两个人在短暂相处中萌发爱意。



景昭肖像

1956年4月,朱德群为妻子董景昭创作了这幅画像。它曾在巴黎大皇宫举行的“国家春季沙龙”展览上获得过银奖。

2010年的朱德群回顾展也展出了这幅作品,展览开幕前夕,朱德群好友吴冠中前来参观,称赞这幅画是东方的《蒙娜丽莎》。

朱德群曾不无诙谐地说:“我妻子是我的幸运星,后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们的卧室,作为传家之宝。从此以后我的艺术就发达起来了!”





德群

朱德群:“我是1955 年到达巴黎,1956年我在巴黎市立现代艺术馆看到了尼古拉·德·斯塔埃尔的画,我突然发现我的绘画所走的正是这条路。我就开始慢慢把画中形态进行抽象化。

到 1957年我在巴黎展览的画全是抽象的面貌,这是从塞尚、康定斯基这个系统发展过来的。


曙光 布上油画 196.5×129cm

当时巴黎搞抽象的画家并不多,其实中国绘画有抽象意义很早,尽管中国人没有讲‘抽象’这两个字,但是从唐宋的绘画中都有所体现,画中有抽象的因素。

中国画为什么大都是文人的画?中国人讲究诗、书、画三位一体,尤其是书法,书法非常抽象,而且书法直接与绘画相通,中国画是吸收了书法的用笔入画,这些都是密切相联。


大鸣大放 布上油画 199.7×250.2cm

我虽然是画西画,但我画中的内涵和精神完全从中国的传统绘画中来,只要我坚持这样走下去,完全可以进入抽象的世界,这里一点阻碍都没有。

我比较喜欢中国古代的诗词,诗和画之间密不可分,正如郭熙所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又如宋朝画院的考试题‘踏花归去马蹄香’。而抽象画里是有诗词和音乐性,我的画中正是拥有了这种中国艺术中的内涵和精神。”

朱德群谈中国画

朱德群:“我最初学的是中国画,中国的书画是密不可分,我也写字,那时经常和吴冠中先生一起画,吴先生学画也是因为我的影响,这你也知道,我们天天在一起画国画。


构图No.461 油彩纸本裱于画布 50×65cm

我原想进国画系,但杭州国立艺专没有国画系,只有绘画系,而且是以西画为主,进了绘画系之后我就改学西画。

那时我发现学国画就是临摹,尤其是明、清都崇尚临摹,要达到乱真的效果。我认为这点很不好,临摹是解决技巧上的问题。


五月的梅斯NO.5 水墨纸本 66.5×69cm

为什么中国画明、清没有超过到唐、宋,就是因为太强调临摹所至,而且和大自然脱节了,绘画和自然脱节以后就没有新的东西出现,自然是千变万化的。比如中国古代的诗词也是来自大自然,是和自然融为一体的,它的内涵很丰富,一旦失去了自然,就很难在艺术上有大的发展。

因此明、清出的好画家不多,只有八大山人、石涛、石溪、郑板桥、吴昌硕等等,吴昌硕对后来的齐白石和潘天寿有很大的影响。这些人的成就并不是表现在大的创作方面,只是比其他的画家好些,跟唐、宋的绘画还是没法比。”

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朱德群先生的只言片语,看完这些,您是不是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呢?对妻子,他情深意重,钟爱一生;对学生,他淳淳教导,指点迷津;对朋友,他真心相待,竭力扶持;对绘画,他孜孜以求,执着探寻。这就是享誉全球的艺术大师——朱德群。

朱德群简介:
1920年生于江苏省徐州萧县白土镇一个具有文化修养的医生世家。
1935年进入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西画。
1941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专。
1945年任教南京中央大学建筑系。
1949年任教台北师大艺术系。
1951至1955年任教于台湾师范学院。
1955年定居巴黎,从事绘画创作。
1980年入籍法国。
1997年当选法兰西学院艺术院终身士。
朱德群先生是当今著名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
2014年3月26日凌晨在巴黎去世,享年94岁。

阅读(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