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下一任西泠印社掌门人?空缺曾经是旧常态

2018-3-13  潮望艺术网



当我们送别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饶宗颐先生之时,不禁念想:谁是西泠印社新掌门人?

社长空缺是旧常态

仔细数来,西泠印社社长位置曾经几度空缺——在创社之初、吴昌硕出任第一任社长之前,就有9年空缺;而吴昌硕去世之后,它又曾空缺长达21年;马衡、张宗祥任后也均有较长时间的社长位置空缺。2005年,从启功先生去世之后,它又空缺了6年之久。

西泠印社为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之文人艺术社团,自清光绪三十年创立迄今,已逾115年,印灯传焰,延及域外,深为海内外印人所宝重。

百年名社,这执掌者尤其为众瞩目,历任的七位社长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他们的影响显然远远超出了书法篆刻界。这样的人来当社长,才反映出西泠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仅以印章为业的社团组织。


建社十年未立社长

西泠掌门人,幽兰满庭香……西泠印社有一部让中国所有社团为之羡慕的社史。秉着严谨治社的原则,创社后10年左右未立社长。1913年,在纪念建社10周年的盛会上,众人公推一代大师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一时间,金石篆刻、书画、鉴赏、考古、文学大家联袂入社,就连远隔重洋的日本名家也渡海前来参加。随着最早一批海外社员河井荃庐与长尾甲的加盟,西泠印社声名远扬。

随后的百余年风雨,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相继担任社长,无一不是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极盛之时,海内外社员济济一堂,至少每年春秋两度雅集,逢五、逢十之年更是举行隆重的庆典,仅两度因战事而稍停。



创社君子为何不接任?

从1913年吴昌硕担任社长,到1927年故世的15年间,正逢民国初年社会变革、军阀混战的动荡时期。但回视偏居孤山一隅的西泠印社,恰恰是基本建设规模速度最快的时期,兴土木,建亭阁,凿岭开道,植竹布梅,大致成型——西泠印社层峦叠翠,错落有致,尤其在亭阁间、摩崖上,文人墨客,题记作联,别有风韵。

吴昌硕于1927年去世之后,创社四君子中除了吴隐先于1922年谢世外,丁仁、王福庵、叶铭三公均在,但他们似乎也是有成约在先,皆不肯继任社长,而不得不等到1948年再邀请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的马衡出任社长。这一时期,西泠印社社长缺位长达21年,除去抗日战争的8年印社本身处于停滞状态,至少也有十几年未有社长。

这十几年间,论名望则丁仁,论篆刻影响则王福庵,论实务则叶铭,本来也皆可以继任社长,却还是一致谦避逊让,宁愿社长空缺而社务活动照常。像这样的“非常规思考”,既反映了创社四君子的高风亮节,同时又包含了某种特定的思考内容——印社之长,并非懂印即可?


历任社长功不可没

自1947至1951年初夏,西泠印社虽历经战争的硝烟及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环境整治,但有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领衔,有印社同仁的相互信任与默契,社中的春秋雅集、艺术创作仍艰难地维持了下来。

翰墨当随时代,复社众望所归。1963年秋,来自全国各地的篆刻家、书画家齐聚孤山,济济一堂,共庆西泠印社成立60周年。此举标志着社长张宗祥带领着西泠印社从此走上新生,重新回到“保存金石,研究印学”的原有定义上来。

重塑西泠,沙孟海先生功不可没。正是因为沙孟海社长在篆刻发展史、印学理论、篆刻创作技法、历代篆刻名家研究以及金石文字、书画理论、文物鉴赏等领域具有开拓性的研究成果,为后人积累了一批宝贵印学史料,使西泠印社国际印学研究的中心地位愈加巩固。

掩映于绿树浓荫中的那座中西合璧的两层楼——中国印学博物馆,就是由西泠印社筹建的我国第一座集文献收藏、文物展示、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印学专业博物馆。那是1997年,西泠印社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时,刘江先生倡议,赵朴初社长亲自出面争取,遂使中国印学博物馆兴建落成孤山,如今,当我们站在中国印学博物馆的大门前,睹物思人,可以说没有赵朴初社长的鼎力相助,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印学博物馆。

转眼间,到了2005年夏,启功社长驾鹤西去。但西泠印社以“印学是本”理念提出的新百年奋斗目标至今未变:进一步发挥和整合学术资源优势,保持和提高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水准,凝聚“高精尖”人才队伍,全力建设“名家之社”“天下之社”“博雅之社”的中长期发展蓝图不变。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由启功社长题写的“百年名社,千秋印学”巨石碑刻置放在印社石坊前,如一盏明灯,指引后人不断攀登印学的高峰。



饶公上任众望所归

2011年12月13日,对已空缺了6年社长之久的西泠印社来说,无疑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日子。在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饶宗颐先生当选为西泠印社第7任社长。这一海内外瞩目的百年文人艺术社团再次拥有了自己的掌门人。

毋容置疑,在空缺6年之后,西泠人最终选择饶宗颐先生,就像当初丁仁、王福庵、叶铭、吴隐4位创社人最初坚守的那个约定——因为饶宗颐能成为西泠的一个历史定位,成为西泠的又一个新标杆。

西泠之在杭州,是杭州人的福气;饶宗颐之于西泠,是西泠人的骄傲。饶宗颐继任西泠印社第7任社长,是西泠印社同人的众望所归。饶宗颐的文化世界具有自信、自足、圆融、和谐的特点。在他的世界里,东方与西方没有鸿沟,古代与现代没有裂罅。在21世纪的“东学西渐”史中,饶宗颐是开风气的宗师,学术界称他为“国际瞩目的汉学泰斗”“整个亚洲文化的骄傲”。

饶宗颐先生曾为西泠印社题写了“播芳六合”四个字,“六合”是为天地,他希望西泠印社的声誉,如花朵芬芳,播撒天地六合之间。这是饶宗颐社长对西泠印社发展的期许,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百年西泠,所幸的是,正是因为从创社四君子开始到历代印社中坚们都认为,西泠印社应该具有文化意义,应该体现出文化高度,于是才有了这7位社长产生的必然性。

西泠已是文化图腾

“面面有情,环水抱山山抱水;心心相印,因人传地地传人。”当年创社人之一叶铭撰写的四照阁对联,似乎最能代表西泠印社的人文意蕴,也最能代表西泠人当下的心境——西泠印社作为唯一具有孤高气质的组织,在承当一项存亡继绝的事业:重振金石学,提倡诗、书、画、印综合。它因此也成为中国传统艺术界的一座“孤山”。

无疑,走过115年岁月的西泠印社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图腾。

那么,在这样的情形下,谁是未来西泠印社新掌门人,谁有无与伦比的博学与精深,谁又能为百年西泠注入新活力?

对此小编未敢轻言,但对照历任社长的成就,考量西泠印社的定位,不论谁来出任,西泠的社长应该同时是学术泰斗,艺术大师,文化名人,且有充分的社会影响,这也是不言自明的。

阅读(2797)